独家揭秘 OpenAI 的“技术双雄”:马克·陈与雅库布如何重塑AGI蓝图
独家揭秘 OpenAI 的“技术双雄”:马克·陈与雅库布如何重塑AGI蓝图
Menu

独家揭秘 OpenAI 的“技术双雄”:马克·陈与雅库布如何重塑AGI蓝图

Image
告别 ILYA 时代!独家揭秘 OpenAI 的“技术双雄”:马克·陈与雅库布·帕霍茨基如何重塑 AGI 蓝图?
导读:AGI 灵魂人物离场后的 OpenAI

前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伊利亚·苏茨克维(Ilya Sutskever)的离职,以及他一手打造的“超对齐”团队解散,为 OpenAI 投下了巨大阴影。Ilya 曾是 AGI 愿景最激进的布道者。

如今,OpenAI 的研发大旗交到了两位新掌舵人手中——首席研究官 马克·陈(Mark Chen)和首席科学家 雅库布·帕霍茨基(Jakub Pachocki)。这对“技术双雄”如何带领 OpenAI 应对巨头追赶、平衡安全与商业化,继续追逐 AGI 梦想?《MIT Technology Review》的独家专访为我们揭开了答案。

一、Ilya 的遗产与新篇章:警钟还是新起点?

Ilya 的离场及前安全研究负责人扬·莱克(Jan Leike)的公开批评(直指 OpenAI 过于追逐“亮眼产品”,忽视安全文化),让外界对 OpenAI 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热烈讨论。

  • 旧的激进愿景: Ilya 曾将 AGI 描述为“地球震撼”的变革。
  • 新的务实平衡: 陈和帕霍茨基接过接力棒,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基础研究的理想与每周 4 亿用户、25 亿条提示的商业化现实

两位新掌舵人的风格和愿景,决定了 OpenAI 的未来走向。

二、技术双人舞:陈与帕霍茨基的鲜明分工

在 OpenAI 的伦敦办公室,这对“研究双雄”首次向外界展现了他们的合作模式:

角色马克·陈 (Mark Chen)雅库布·帕霍茨基 (Jakub Pachocki)
职位首席研究官(CRO)首席科学家(CS)
背景华尔街量化交易员,DALL-E、Codex 缔造者。推理模型 o1、o3 灵魂架构师,专注于基础突破。
角色定位“指挥家”:协调研究团队,确保技术快速商业化落地。“架构师”:专注于推理模型的突破,领导科学发现。
愿景差异外向自信,强调快速的产品化。内敛沉稳,希望赋予模型自主研究能力,推动科学发现的“拐点”。

尽管风格迥异,但他们的共识是:“哪里有突破点,我们就往哪里钻。”这种协作模式确保了研究成果既有深度,又能快速转化为产品。

三、AGI 的试金石:数学与编程的巅峰对决

2025 年 7 月,OpenAI 在两个关键领域取得了“高光时刻”,这些突破被视为通向 AGI 的基石:

  • 编程竞赛: OpenAI 模型在全球顶级 AtCoder 编程赛事中夺得第二,仅次于人类传奇程序员。
  • 数学推理: OpenAI 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(IMO)中拿下金牌级成绩,与谷歌 DeepMind 并驾齐驱。

陈和帕霍茨基相信,数学和编程考验的是创造力,是将不同领域的想法串联起来的能力。正如帕霍茨基所说:“这正是我们追求的‘新型智能’。”他们用实打实的技术突破,回应了外界对公司研发能力的质疑。

四、AGI 追梦路:从“震撼”到“务实”

与 Ilya 激进的“地球震撼”愿景相比,陈和帕霍茨基的 AGI 愿景更显务实,将“自主研究能力”视为关键:

  • 当前挑战: 尽管推理模型(如 o1 和 o3)已尝试“分步推理”,但仍面临瓶颈——模型知道很多,却无法像人类一样灵活串联知识,推理问题远未解决
  • 解决方案: 让 AI 学会长期学习自主探索复杂问题,提出全新见解。
  • 信心来源: 他们对“规模化定律”信心不减,相信每次遇到瓶颈,总有研究能带他们突围。
五、安全的平衡:从“超对齐”到“融入核心”

“超对齐”团队解散引发了外界对 OpenAI 安全承诺的质疑。陈和帕霍茨基的回应颇为微妙:

  • 回应: 他们将离职归结为“个人选择”与“研究方向分歧”,并强调对齐问题已融入 OpenAI 的核心业务,而非单一团队的职责。
  • 焦点转移: 帕霍茨基指出,对齐问题已从“理论风险”转向“关乎现有模型的表现”的实际问题。
  • 暗示: 在商业化加速的背景下,OpenAI 更倾向于专注于当下模型的对齐和安全表现,而不是防范遥不可及的超级智能。
六、悬念与未来:GPT-5 是革命还是过渡?

尽管 CEO 奥特曼将下一代模型 GPT-5 称为“实验模型”,但陈和帕霍茨基坚信模型性能将持续提升,并通过优化架构和数据使用持续突破瓶颈。

OpenAI 正在以令人目不暇接的产品节奏(从 GPT-4 系列、DALL-E 到浏览器代理 Operator)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。正如陈所说:“这是一场微妙的平衡。”

OpenAI 的未来何去何从? 在谷歌 DeepMind 的步步紧逼、GPT-5 的未解悬念以及安全与伦理的长期博弈中,陈和帕霍茨基能否在技术理想与现实压力间找到最佳路径,值得所有 AI 观察者拭目以待。